最近总收到粉丝私信说创业计划书写得像小学生作文,投资人看完直接拉黑。说实话,创业这档子事确实得讲究方法论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讲《创业基础课程》里的核心干货,从市场定位到财务测算,手把手教你怎么写出让投资人追着打钱的计划书。重点要说的现金流控制、团队搭建这些要命环节,保准你看完能避开80%新手踩过的坑。
一、市场分析别只会查百度
上周有个做奶茶店的小伙找我哭诉,说照着百度指数写的市场分析被投资人怼得找不着北。这里教大家三招硬核调研法:
- 蹲点计数法:连续7天在目标商圈数人流,记得区分工作日和周末
- 垃圾桶考古:翻竞品门店的垃圾袋,真能找出被撕碎的销售小票
- 伪装应聘:去同行店里打工半个月,连原料供应商都能摸清楚
二、财务模型不是数字游戏
见过最离谱的计划书,毛利率敢写90%!记住三个生死线指标:
现金流断流天数:千万别超过90天,去年倒闭的创业公司62%死在这
客户获取成本回收期:控制在6个月内才算健康
人效比:每个员工每月至少要创造2倍工资的收益
三、团队搭建要学蚂蚁分工
有个做知识付费的案例特别有意思:
创始人自己只管内容,运营交给前美团小哥,财务请的是退休老会计。结果人家三个月就把付费转化率做到行业前三。这里划重点团队三要三不要:
- 要互补型人才,不要清一色技术宅
- 要35%成员有失败经验,不要纯小白团队
- 要预留20%期权池,别等融资时被投资人砍价
四、融资策略别当冤大头
去年有个做智能硬件的团队,天使轮就被拿走40%股份,现在肠子都悔青了。记住融资四象限法则:
种子轮控制在10-15%
天使轮别超过20%
A轮建议稀释10-20%
B轮之后每次不超过15%
五、风险预案要具体到人
见过最牛的风险预案是某生鲜电商写的:"若遇疫情封控,立即启动社区团长模式,由运营总监张三在24小时内建立500个微信群"。具体到这种程度,投资人才相信你不是在画大饼。必备的风险场景演练包括:
供应链断裂:至少备选三家供应商
核心员工离职:关键岗位必须AB角配置
政策变化:每季度更新合规手册
说到这儿突然想起瑞幸咖啡的案例。人家当年就是靠着把计划书里的单店模型打磨到极致,硬是在星巴克眼皮底下撕开市场。所以各位创业者切记:计划书写得越细,活下来的几率越大。下期咱们重点拆解如何设计让投资人上头的增长曲线,保准你学了就能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