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者最头疼的行业黑话都在这了!从"种子轮"到"GMV",从"护城河"到"最小可行性产品",本文系统梳理创业各阶段必懂的30个核心概念,手把手教你听懂投资人暗语、看懂商业计划书套路。更附赠5个真实案例拆解,看完直接甩开80%的同行菜鸟!
一、为什么说"术语库"是创业者的秘密武器?
创业就像打游戏,不懂装备属性怎么升级?上周跟做餐饮的朋友聊天,他说被投资人问"单店模型"时直接懵了——其实就是问每家店赚多少钱嘛!这时候才明白,术语就是创业圈的通行货币。1.1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术语坑
- 场景一:路演时把"ARR"(年度经常性收入)说成"全年流水",投资人直接摇头
- 场景二:签合同时看不懂"对赌条款",结果赔掉半年利润
- 场景三:开发APP时没搞懂"MVP"(最小可行性产品),烧光钱做没人用的功能
二、融资必懂的10大黄金词汇
2.1 早期融资三件套
种子轮就像种菜,投资人赌你会不会发芽;天使轮要给翅膀,重点看创始团队;到了Pre-A轮,就得拿出像样的数据了。记住:种子轮200万以内叫合理,超过500万大概率是忽悠。2.2 投资人最爱问的死亡问题
- "你们LTV/CAC比值多少?"(用户终身价值/获客成本)
- "边际成本什么时候趋近于零?"
- "这个赛道的TAM(总可服务市场)够大吗?"
三、商业模式里的隐藏密码
3.1 盈利模式四象限
别被B2B2C这种组合拳吓到,其实就是企业服务最终消费者的模式。比如某生鲜平台,既给餐厅供货(B2B),也做社区团购(B2C)。
3.2 必须刻进DNA的三个率
- 复购率:奶茶店35%算及格,60%能拿投资
- 毛利率:软件行业70%起跳,实体店30%算不错
- 月流失率:SAAS产品超过5%就有危险
四、产品开发的生存指南
做APP的注意!MVP不是让你做个残次品,而是像抖音最初版,只有15秒视频功能却引爆市场。重点在于快速验证假设,别学那个花200万做社交APP,结果发现用户更爱用微信的倒霉蛋。4.1 用户增长的三个魔鬼细节
- K因子>1:每个用户带来1个以上新用户
- 北极星指标:选错就全盘皆输,滴滴早期盯的是"完单率"
- 漏斗模型:从曝光到转化的5个卡点必须每天看
五、给创业小白的特别提醒
别被高大上词汇唬住!曾有个00后创业者,把私域流量说成"老客微信群",照样拿到融资。关键要理解本质:留存比拉新重要,现金流比估值重要,迭代速度比完美主义重要。说到底,术语就像创业江湖的切口。但记住,真正的高手都是把复杂概念讲得小学生都能听懂。收藏这份指南,下次见投资人前翻三遍,保准你说话都有"内味"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