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朋友私信问我,现在创业到底还能做点啥?说实话,这问题我也天天琢磨。结合最近的市场数据和实地走访,我发现这五个方向确实藏着不少机会。尤其是第三个项目,我自己都看得心痒痒...
图片由www.webtj.cn匿名网友分享
一、社区团购再升级,家门口的生意有搞头
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我家小区里的宝妈群,突然开始卖起了现摘蔬菜和手作食品。仔细一问才知道,现在社区团购早就不只是卖水果这么简单了。
- 【模式创新】从单纯拼单发展到定制化服务,比如代炖养生汤、宠物鲜食制作
- 【成本优势】省去中间商差价,农户直供的土鸡蛋能便宜30%
- 【案例参考】成都的张姐靠着组织亲子烘焙课,每月增收2万多
不过要注意选品差异化,像我们隔壁小区专门做糖尿病特餐配送,客单价直接翻倍。这思路是不是挺妙?
二、健康养生新赛道,Z世代也疯狂买单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00后现在比中年人更爱养生。数据显示,即食燕窝和草本茶饮的消费群体,18-25岁占比超过40%!
这里头藏着三个创业机会:
- 轻养生食品开发(比如做成零食的八珍糕)
- 办公室养生设备租赁(桌面艾灸盒太火了)
- 线上养生社群运营(每天教拍八虚那种)
上周去考察了个创业项目,95后小伙把中药香囊做成盲盒,单个卖到79还供不应求。这届年轻人,真是把养生玩出花了。
三、智能家居服务,闷声发财的蓝海
有个数据特别有意思:2025年智能门锁安装服务缺口达到12万人次。这说明啥?硬件厂商只管卖货,服务根本跟不上!
我朋友老王的创业经:
- 专攻三线城市新小区
- 提供智能设备调试+教学服务
- 与物业合作分成
四、绿色环保产业,政策红利吃到饱
国家刚出的双碳政策文件,我连夜研究了三遍。普通人能切入的点其实很多:
- 旧衣改造工作室(成本低到吓人)
- 企业碳核算服务(很多公司被要求强制披露)
- 二手电子产品翻新(利润率超50%)
认识个姑娘专做咖啡渣回收,加工成除味包卖给宠物店,去年营业额破百万。这项目关键要找到废弃物的高附加值转化路径。
五、短视频内容创业,别只当网红
最后这个可能出乎意料——不是说让你去当主播,而是做直播供应链服务。现在杭州、广州的直播基地,最缺的是:
- 能快速打样的服装厂
- 懂直播话术的助播团队
- 数据分析服务商
有个95后团队专门给主播提供实时数据看板,客户排队等着签约。这生意妙在不受个人IP限制,旱涝保收。
说点掏心窝的话
看完这些项目,千万别急着ALL IN。我见过太多创业者,项目本身没问题,但输在资源错配上。比如你明明擅长做服务,非要去搞产品研发。
建议先做三个评估:
- 现有资源能覆盖项目哪些环节
- 目标客群的真实付费意愿
- 政策风险预判(特别是涉及食品、环保的)
最后送大家句话:没有夕阳产业,只有没跟对趋势的创业者。就像现在爆火的社区食堂,不就是升级版的"大锅饭"么?关键看你怎么做出新花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