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由www.webtj.cn匿名网友分享
咱们在生活里,经常会听到有人说 “贷款买东西就是超前消费”,也有人觉得 “贷款是正常的消费方式”。这两种说法到底谁对谁错呢?其实啊,很多新手小白都搞不清贷款消费和超前消费的区别,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不该用贷款来消费。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个话题,帮大家理清楚其中的门道。
一、先搞明白:贷款消费和超前消费,根本不是一回事
可能有人会问,不都是花未来的钱吗?怎么就不一样了?别急,咱们一点点说。
贷款消费,简单说就是通过借贷的方式,购买当下需要但暂时没能力全款支付的商品或服务,之后再按约定还款。比如贷款买房,很多人工作几年有了一定积蓄,但全款买房还是压力太大,这时贷款买房,用未来的收入慢慢还,这就是典型的贷款消费。它的特点是:
- 有明确的消费目的,而且通常是用于购买必要的、长期使用的物品,像房子、车子、教育投资等;
- 还款能力有规划,一般会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选择合适的贷款额度和还款期限,不会让还款压力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;
- 能带来实际价值,比如房子能解决居住问题,车子能方便出行,教育能提升个人能力,这些消费在长远来看是有意义的。
那超前消费呢?它更多是指超出自己实际收入水平和还款能力,去购买非必要的商品或服务。比如一个月工资 5000 块,却贷款买了好几万的奢侈品包包,只是为了攀比或者一时的虚荣心,这就属于超前消费。它的特点是:
- 消费目的多为享乐或攀比,购买的东西不是生活必需,甚至可能只是为了满足一时的欲望;
- 没有合理的还款规划,往往是想到了就买,根本没考虑自己以后能不能还上,很容易陷入债务危机;
- 不会带来实际价值增长,买的东西可能用几次就闲置了,不仅不能提升生活质量,还会因为还款压力影响正常生活。
看到这里,你可能会问,那贷款买手机算哪种呢?这就要看具体情况了。如果是刚参加工作,需要一部手机来联系工作,自己的工资除去必要开支后,每个月能轻松还上贷款,那这就算贷款消费;但如果是为了追求最新款手机,明明旧手机还能用,而且自己的工资连基本生活都快覆盖不了,还要贷款买,这就偏向超前消费了。
二、用表格对比,一眼看清两者的核心差异
为了让新手小白更清楚地区分,咱们做个表格来对比一下:
对比内容 | 贷款消费 | 超前消费 |
---|---|---|
消费对象 | 必要物品或有长期价值的东西 | 非必要物品,多为享乐品 |
还款能力 | 有稳定收入,能轻松还款 | 收入不稳定或还款压力极大 |
消费目的 | 解决实际需求或提升生活质量 | 满足虚荣心或一时欲望 |
对生活的影响 | 合理规划下能改善生活 | 容易导致生活压力大,负债累累 |
风险程度 | 风险较低,可控 | 风险高,容易陷入债务陷阱 |
从表格里能看出来,两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。关键就在于消费的合理性和自己的还款能力。
三、贷款消费到底合适吗?得看这几种情况
很多人纠结要不要贷款消费,其实没有绝对的答案,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。小编觉得,在这几种情况下,贷款消费是可以考虑的:
- 购买刚需且长期使用的大宗商品。比如房子,对大多数人来说,全款买房几乎不可能,贷款买房能让咱们提前拥有一个家,而且房子还有一定的保值甚至升值空间,只要月供在自己月收入的 30% 以内,压力不会太大,这种情况就比较合适。
- 用于自我提升。像贷款读研究生、学一门实用的技能,这些投入能在未来带来更高的收入,属于对自己的投资,只要毕业后能找到不错的工作,很快就能还清贷款,这种贷款消费是值得的。
- 应对突发紧急情况。比如家人生病需要大笔医药费,自己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,这时贷款能解燃眉之急,等之后慢慢还,总比耽误治疗好。
但在这些情况下,贷款消费就不太合适了:
- 收入不稳定。如果工作经常变动,或者收入时高时低,就别轻易贷款。万一哪天没了收入,贷款还不上,不仅影响信用,还可能被催收,麻烦就大了。
- 为了攀比消费。看到别人买了新手机、新包包,自己也想跟风,哪怕自己不需要,也要贷款买,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做,很容易变成超前消费,最后苦的还是自己。
- 贷款额度超出还款能力。比如一个月挣 6000 块,却贷款每个月要还 5000 块,剩下的 1000 块连吃饭都不够,这样的贷款只会让生活陷入困境,坚决不能碰。
有人可能会问,那我怎么判断自己的还款能力呢?很简单,算一下自己每个月的固定收入,再减去必要的生活开支,比如房租、水电费、伙食费等,剩下的钱如果能覆盖贷款月供,而且还有一定的剩余作为备用金,那就可以考虑;如果剩下的钱刚好够还月供,甚至不够,那就别贷款了。
四、贷款消费时,这些坑一定要避开
就算决定要贷款消费,也不能掉以轻心,有几个坑新手小白一定要注意:
- 不要碰高利贷。有些平台利息特别高,还会有各种手续费、服务费,看起来月供不多,实际上算下来总成本高得吓人。咱们要选正规的银行或有资质的平台,利息透明,不会有乱七八糟的费用。
- 不要过度贷款。比如买个 10 万块的车,自己有 5 万积蓄,贷款 5 万就够了,别因为销售说可以多贷点买更好的,就脑子一热贷了 10 万,这样只会增加还款压力。
- 看清合同条款。签贷款合同前,一定要仔细看清楚还款方式、违约金、提前还款的规定等,别被一些模糊的条款坑了。有不懂的地方,多问几句,别不好意思。
五、独家见解:理性消费才是关键,贷款只是工具
小编觉得,不管是贷款消费还是超前消费,其实本质上都是一种消费方式,没有绝对的好与坏,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。贷款就像一把工具,用得好能帮咱们解决问题,用不好就可能伤到自己。
现在很多年轻人容易被各种消费广告吸引,觉得 “花明天的钱,圆今天的梦” 很潇洒,但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实际能力。根据一些数据显示,我国有不少年轻人因为过度贷款,导致征信受损,甚至影响到以后的买房、买车。这其实不是贷款的错,而是自己没有把握好度。
所以,在考虑贷款消费前,一定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:这件东西是我必须要的吗?我每个月的收入能轻松还上贷款吗?如果遇到突发情况,我有备用金来还贷款吗?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,再做决定,就不容易出错。
最后想说的是,消费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,而不是让自己被债务困住。不管用什么方式消费,都要量入为出,保持理性。这样,咱们才能在享受生活的同时,没有后顾之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