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股市里"10送2"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,不少新股民看着账户里突然多出来的股票直发懵。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背后藏着什么门道?送的股票到底算不算真金白银?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讲讲这个送股套路,手把手教你看懂除权背后的数学题,再聊聊怎么判断这类股票值不值得跟。老规矩,先上结论:送股不是发红包,填权行情要看准,公司业绩才是硬道理!
图片由www.webtj.cn匿名网友分享
一、送股不是天上掉馅饼
刚开户那会儿,我也以为送股就是白送钱。记得2015年碰到个10送5的股票,当天开盘账户股票数直接多出50%,那个兴奋劲啊...结果第二天股价直接对半砍,这才明白什么叫"除权"。举个简单例子:假设你手里有1000股,股价20块,总市值2万。公司宣布10送2后,账户变成1200股,但股价会调整到16.67元(20÷1.2),总市值还是2万。这就好比把一张100元换成5张20元,钱没变多,只是数量多了。
1.1 除权价的计算公式
这里有个实用公式得记牢:除权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÷(1+每股送股比例)。比如10送2就是送股比例0.2,股价20块的股票除权后变成20÷1.2≈16.67元。这个算法适用所有送转股情况,建议收藏备用。
二、送股背后的三个小心思
上市公司为啥要搞送股?这里头藏着管理层的三重考量:
- 降低股价门槛:把茅台拆成十份,小散户也买得起
- 制造流动性假象:股数多了交易量看着热闹
- 传递发展信心:敢送股说明对未来业绩有底气
不过要注意,这第三条得打个问号。去年某家居龙头10送8后业绩变脸,股价腰斩再腰斩,教训惨痛啊。
三、填权行情怎么抓?
重点来了!送股后要是股价能涨回除权前的价位,这就是传说中的填权行情。怎么判断能不能填权?记住这三个信号:
- 行业景气度向上:比如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出台时
- 业绩持续超预期:最近三个季度增速都在30%以上
- 主力资金持续流入:龙虎榜显示机构在悄悄吃货
上个月某光伏企业10送3后,靠着海外订单暴增,20天就完成填权,这类机会就得提前做功课。
四、散户操作指南
碰到高送转股票,千万别头脑发热。这里给三个实战建议:
- 看送股比例:10送5以上的要警惕,可能是大股东减持前戏
- 查股东名单:基金扎堆的比游资抱团的更靠谱
- 算市盈率:动态PE超过行业均值50%的要小心
去年操作某10送2的消费股时,我就是发现它市盈率才20倍,远低于行业35倍的平均水平,果断持有三个月吃到40%涨幅。
五、这些坑千万别踩
最后提醒几个常见雷区:
- 抢权陷阱:股权登记日前追高容易被套
- 高送转+减持套餐:大股东刚宣布减持的千万别碰
- 亏损公司送股:这纯属耍流氓,赶紧拉黑
记住,真正的牛股都是业绩驱动的。就像股神说的,如果一只鹅每天下金蛋,你会在意它要不要分蛋壳吗?咱们散户要想在股市长久生存,还是得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火眼金睛。
送股这事儿说到底就是个数字游戏,关键得看公司是不是真有料。下次再遇到10送2的股票,先别急着高兴,拿出计算器好好算算账,再看看基本面硬不硬气。股市没有白吃的午餐,但确实有能把握的机会,就看你愿不愿意下功夫研究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