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问我创业到底值不值,说实话,创业这事儿听起来光鲜,但现实往往骨感。今天掏心窝子聊聊,为啥我关了公司去上班反而更踏实。从注册执照到发不出工资,从产品滞销到客户跑单,这三年踩过的坑比我吃的盐还多。先别急着反驳,看完这3000字真实经历,说不定能让你少走两年弯路...
图片由www.webtj.cn匿名网友分享
一、创业风险比你想的凶险百倍
去年杭州某创业园统计显示,93%的初创企业活不过18个月。我隔壁办公室做跨境电商的小王,去年双十一囤了200万货,结果平台突然改规则,现在仓库里堆满滞销面膜,天天在朋友圈打折处理。
- 现金流断裂像定时炸弹:你以为账上躺着50万很安全?供应商突然要求现结、客户拖延付款、员工工资社保...这些开支能在一周内掏空账户
- 政策风险防不胜防:做教培的老张年初刚换了办公室,结果"双减"政策下来,现在每月亏5万硬扛
- 心理承受能力极限挑战:连续3个月失眠到凌晨4点,白头发从5根暴增到看得见,这种压力打工族真体会不到
二、收入稳定性差得离谱
朋友老李在互联网大厂当项目经理,每月3万雷打不动。我创业第一年赚了60万,结果第二年开始疫情直接倒亏40万。算下来时薪还没送外卖的高,这话真不夸张。
更扎心的是对比:
对比项 | 创业 | 打工 |
---|---|---|
收入曲线 | 过山车式波动 | 稳定上升 |
时间成本 | 7×24小时待命 | 基本到点下班 |
成长路径 | 全靠自己摸索 | 有明确晋升通道 |
三、资源门槛高到离谱
当初以为10万启动资金就能开公司,结果光是办理各种资质就花了3个月。更别说:
- 人脉资源:没行业大佬带路,连靠谱供应商都找不到
- 管理能力 :管3个人的团队比写代码难十倍,员工突然辞职能让你项目直接瘫痪
- 抗风险能力:大企业能承受的试错成本,对小公司就是灭顶之灾
四、什么人适合创业?
当然不是说所有人都该打工,如果你符合这些特征,当我没说:
- 家里有矿能支撑3年零收入
- 在某个领域有绝对技术壁垒
- 能组建互补型核心团队
- 对失败的容忍度极高
说到底,创业是场豪赌。现在我在互联网公司带团队,月薪2万五险一金齐全,下班还能陪孩子写作业。上个月原公司合伙人老陈来借钱交房租,你说到底哪种活法更聪明?
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经历,创业成功的大佬肯定有他们的门道。但如果你和我一样是普通家庭出身,听句劝:先打工积累资源,等翅膀硬了再飞也不迟。毕竟,活着才有输出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