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电子式国债作为稳健型理财工具备受关注,本文梳理全年发行时间表及购买要点,并结合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特性,分析两者在家庭资产配置中的互补关系。文章涵盖国债利率变化、线上购买渠道、提前兑取规则等实操内容,同时对比储蓄型保险的长期收益优势,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参考。
图片由www.webtj.cn匿名网友分享
一、电子式国债的"保本保息"特性
说到电子式国债啊,咱们得先明白它的核心优势——国家信用担保。相比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,国债这个"金边债券"的地位真是稳如泰山。不过这里有个误区要提醒:虽然本金安全,但提前兑取可能会损失利息哦,这点和保险的现金价值有点像。
2020年发行的储蓄国债(电子式)都是固定利率,3年期票面利率3.8%,5年期3.97%。这个利率水平在当时算是不错的,特别是对比银行定期存款的话。不过现在回头看,会发现保险公司的增额终身寿险其实从长期来看,复利收益可能更划算。
二、2020年发行时间全记录
受疫情影响,原定4月发行的首期国债推迟到6月,这可是当年理财市场的重磅消息。具体发行安排:
• 第一批:6月10日(周三)
• 第二批:7月10日(周五)
• 第三批:8月10日(周一)
• 第四批:10月10日(周六)
每期发行都分3年期和5年期两个品种,额度各占50%。记得那时候手机银行经常出现系统拥堵,很多朋友定好闹钟抢购的场景,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的。
三、国债VS保险的收益对比
咱们拿具体产品算笔账:假设2020年购买5年期国债10万元,到期本息合计119,850元。如果同期投保某款年金险,按中档演示利率计算,第5年末账户价值约121,300元,还附赠身故保障。
不过要注意啊,保险产品的收益演示不是保证的,这点确实不如国债确定。但保险的复利增值特性在持有10年以上时优势明显,特别是搭配万能账户的产品,长期收益可能达到国债的1.5倍。
四、适合购买国债的三类人群
1. 风险厌恶型投资者:看到股票基金就心慌的朋友
2. 短期资金规划:3-5年内要用的购房款/教育金
3. 资产配置压舱石:作为投资组合的稳定器
不过得提醒下,如果资金能锁定10年以上,养老年金险的IRR收益率通常更高,还能对接养老社区权益,这个附加值国债可给不了。
五、与保险搭配的资产配置建议
这里分享个"532法则":
• 50%配置国债、存款等固收类
• 30%选择储蓄型保险做长期规划
• 20%尝试基金定投等权益投资
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,建议把医疗险、重疾险的保费和国债投资分开管理。毕竟保险的核心功能是风险转移,而国债侧重的是资金保值,这两个可不能互相替代。
回看2020年的理财市场,国债和保险就像理财组合里的"左右手"。短期要用的钱放国债稳妥,长期不动的钱放保险增值,再搭配些应急资金,这样的配置才算得上科学。现在虽然国债利率有所下调,但安全理财+风险保障的底层逻辑永远不会过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