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由www.webtj.cn匿名网友分享
刚接触贷款的朋友,肯定经常听到 “利息五厘” 这种说法。但 “五厘” 到底是多少钱?每个月要多还多少?会不会不小心还错了影响信用?今天就用最简单的话,给新手小白讲明白这些问题。
先搞懂:贷款五厘,这个 “厘” 指的是什么?
很多人看到 “五厘” 会懵,这到底是利率单位还是具体金额?其实 “厘” 是民间对利率的称呼,1 厘等于 0.1%,那五厘就是 0.5%。
但这里有个关键问题:0.5% 是每个月的利率,还是每年的?这直接影响利息多少。一般来说,贷款里说的五厘,大多指月利率 0.5%,比如车贷、小额信用贷;少数时候在房贷里可能指年利率,但这种情况很少,因为房贷年利率通常不会这么低。
为啥要分月利率和年利率?因为贷款期限不同,按月算和按年算,最后利息差很多。比如同样借 10 万,月息五厘和年息五厘,一年的利息能差好几千。
贷款五厘的利息,具体怎么算?
知道了五厘是 0.5%,那利息就很好算了,核心公式就一个:利息 = 本金 × 利率 × 时间。但时间要和利率对应,月利率就乘以月份,年利率就乘以年数。
举个例子更清楚:
假设借 10 万元,月息五厘(0.5%),借 1 年(12 个月)。
每个月的利息就是 100000×0.5%=500 元;
一年的总利息就是 500×12=6000 元。
要是换成年息五厘(0.5%),借 1 年的话:
总利息就是 100000×0.5%×1=500 元。
看出差别了吧?所以借贷款时,一定要先问清楚是月息还是年息,别不好意思问,这直接关系到你要还多少钱。
不同还款方式,五厘利息一样吗?
可能有人会说,我算出来的利息和实际还款不一样啊?这很可能是因为还款方式不同。常见的有两种:
- 等额本息:每个月还的钱一样多,里面既有本金也有利息,前期利息多、本金少,后期慢慢反过来。
比如借 10 万,月息五厘,分 12 个月还,每个月大概还 8606 元,总利息约 3280 元(比前面算的 6000 元少?因为本金在慢慢减少,利息也跟着少了)。 - 等额本金:每个月还的本金一样,利息逐月减少,所以月供越来越少。
同样借 10 万,月息五厘,分 12 个月,第一个月还 8833 元(本金 8333 元 + 利息 500 元),第二个月还 8791 元(本金 8333 元 + 利息 458 元),总利息约 3250 元。
这两种方式,等额本金总利息更少,但前期月供压力大;等额本息月供稳定,适合收入固定的人。
不同贷款场景,五厘利息有啥不一样?
同样是五厘,在房贷、车贷、小额贷里,实际情况差别很大。
- 房贷:很少说月息五厘,因为房贷期限长(二三十年),一般说年利率。如果有人说房贷五厘,大概率是年利率 5%(可能是表述习惯问题)。比如贷 100 万,年利率 5%,分 30 年,总利息大概 93 万。
- 车贷:基本都是月息五厘,期限 3-5 年。比如贷 15 万买车,月息五厘,分 3 年,总利息大概 1.6 万 - 1.7 万,每个月还 4600 元左右,压力不算大。
- 小额信用贷:月息五厘很常见,但要注意隐藏费用。比如有些贷款说月息五厘,却要收手续费、管理费,这些加起来,实际成本可能比五厘高不少。比如借 5 万,收 2% 手续费(1000 元),总支出就多了,相当于利息涨了。
贷款五厘算高吗?要注意什么?
和现在市场上的利率比,月息五厘(年利率 6%)不算高。目前小额信用贷年利率普遍在 8%-15%,车贷也差不多这个水平,所以五厘算中等偏下。
但选贷款时,不能只看 “五厘” 这两个字,要注意这些:
- 确认是月息还是年息,避免被绕晕;
- 算总利息,而不是单看每月利息;
- 问清楚有没有其他费用,比如手续费、违约金;
- 选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,别让月供影响生活。
根据去年的行业数据,有 30% 的借款人因为没搞清楚利率类型,多还了利息。所以,借之前多问几句,算清楚再签合同,不吃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