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由www.webtj.cn匿名网友分享
新手朋友们,刚开始接触贷款做账是不是觉得有点懵?不知道从哪儿下手,也怕记错了影响账目?别担心,今天咱们就一步步把贷款做账的事儿讲清楚,保证你看完就能上手。
首先,咱们得明白,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,只要涉及贷款,做账的核心就是把钱的来龙去脉记明白。那贷款做账的基本流程是啥样的呢?
一、收到贷款时的账务处理
当你收到银行或者其他机构的贷款时,第一步就是要把这笔钱记到账上。这时候会涉及到两个科目,一个是 “银行存款”,另一个是 “短期借款” 或者 “长期借款”。
比如,企业收到一笔 10 万元的短期贷款,分录应该是:
借:银行存款 100000
贷:短期借款 100000
为什么这么记呢?因为银行存款增加了,这是资产,资产增加记借方;而贷款是欠别人的钱,属于负债,负债增加记贷方。是不是很简单?
二、计提和支付利息时的账务处理
贷款不是白用的,肯定要付利息。那利息怎么记账呢?
咱们得先计提利息,也就是算出这段时间应该付多少利息,先记到账上。假设上面那笔 10 万元的贷款,月利率是 0.5%,那每月的利息就是 500 元。
计提利息时的分录是:
借:财务费用 500
贷:应付利息 500
这里的 “财务费用” 就是企业为了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用,“应付利息” 就是咱们应该付还没付的利息。
等到实际支付利息的时候,分录就是:
借:应付利息 500
贷:银行存款 500
是不是很清晰?那要是利息是按季度支付的,也是同样的道理,每月先计提,季度末再一起支付。
三、归还贷款本金时的账务处理
贷款到期了,要还本金。这时候就把之前记的 “短期借款” 或者 “长期借款” 冲掉。
还是用上面的例子,归还 10 万元本金时:
借:短期借款 100000
贷:银行存款 100000
这样一来,负债减少了,资产也减少了,账目就平了。
四、不同场景下的特殊处理
1. 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的区别
短期贷款是指一年内要还的,长期贷款是一年以上的。它们在做账上主要是科目不同,短期用 “短期借款”,长期用 “长期借款”。但在利息处理上,长期贷款如果是用于构建固定资产的,在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,利息可能要计入固定资产成本,这一点新手朋友们要注意。
2. 贷款手续费的处理
有时候贷款会有手续费,这笔钱怎么记呢?其实很简单,手续费也属于财务费用,支付的时候:
借:财务费用 - 手续费
贷:银行存款
3. 贷款逾期的账务处理
要是不小心逾期了,产生了罚息,这罚息也是计入财务费用的。支付罚息时:
借:财务费用 - 罚息
贷:银行存款
不过还是提醒大家,尽量不要逾期,不仅要多花钱,还可能影响信用。
我个人觉得,贷款做账其实不难,关键是要把每一笔收支都理清楚,对应的科目记准确。新手刚开始可以多做练习,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多问多查。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,有超过 60% 的新手在处理贷款账务时,都是因为利息计提和支付环节出问题,所以这部分一定要重点掌握。只要把基础的流程和这些特殊情况都弄明白了,贷款做账就能轻松应对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