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由www.webtj.cn匿名网友分享
很多人第一次买房,面对购房合同和贷款合同,总会犯迷糊,这两个合同到底有啥不一样呢?今天就来好好说说,让新手小白也能轻松搞明白。
签订主体不同
购房合同是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签订的,也就是说,一方是买房子的人,另一方是卖房子的开发商。
贷款合同则是购房者和银行(或者其他贷款机构)签订的,这里的主体变成了借钱的购房者和放贷的金融机构。
那为啥主体会不一样呢?因为购房合同解决的是房子买卖的问题,自然是和开发商打交道;而贷款合同是解决借钱的事儿,所以要和银行这些能提供资金的机构签。
合同目的不同
购房合同的目的很明确,就是确定购房者从开发商那里买下房子,明确双方在房屋买卖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,比如房子的位置、面积、价格、交房时间等。
贷款合同的目的是,银行等机构同意借钱给购房者,购房者承诺按照约定的时间和金额还款,里面会涉及到贷款金额、利率、还款方式等内容。
想想看,一个是为了拿到房子,一个是为了拿到买房子的钱,目的能一样吗?显然不一样。
内容重点不同
购房合同的重点内容包括:
- 房屋的基本信息,像地址、户型、建筑面积、公摊面积等;
- 房屋的价款及支付方式,比如总房款多少,首付给多少,剩下的怎么付;
- 交房标准和时间,开发商要在什么时候把符合标准的房子交给购房者;
- 违约责任,比如开发商延期交房该怎么赔偿,购房者不按时付款有啥后果等。
贷款合同的重点内容包括:
- 贷款金额和期限,银行借给购房者多少钱,分多少年还完;
- 贷款利率,是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,怎么计算利息;
- 还款方式,是等额本金还是等额本息,每个月要还多少;
- 逾期还款的责任,比如逾期会产生多少滞纳金,长时间不还会不会被列入失信黑名单等。
这两块内容,一个围着房子转,一个围着钱转,区别很明显。
涉及的法律关系不同
购房合同形成的是买卖关系,购房者有支付房款的义务,开发商有交付合格房屋的义务。
贷款合同形成的是借贷关系,购房者有按时还款的义务,银行有按时发放贷款的义务。
这两种关系受不同的法律条款约束,要是出了问题,处理方式也不一样。比如购房合同出纠纷,可能涉及房屋质量、交房违约等;贷款合同出纠纷,更多是还款逾期、利率争议等。
个人见解
从实际操作来看,这两个合同虽然都和买房有关,但缺一不可,而且要特别留意里面的细节。不少新手小白容易把两者混为一谈,其实它们就像买房过程中的两个 “伙伴”,各自负责不同的环节。
据相关数据显示,有近三成的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,会忽略贷款合同中的还款细则,这可能导致后期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,进而影响个人信用。所以,签合同前一定要把两个合同都看仔细,有不懂的地方及时问清楚,别嫌麻烦,这可是关系到自己钱袋子和信用的大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