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由www.webtj.cn匿名网友分享
刚接触公积金贷款的朋友,是不是总在想:为啥别人能贷到最高额度,自己却差一大截?到底怎么才能让公积金贷款额度达到最高呢?其实,公积金贷款额度不是凭空定的,它和很多因素挂钩,咱们一步一步理清楚,你也能摸到贷款上限的门。
先搞懂:公积金贷款额度到底由啥说了算?
咱们先说最基础的,公积金贷款额度不是银行随便给的,是根据你的缴存情况、账户里的钱、当地的政策来算的。简单说,就是你缴得越多、存得越久、当地政策越宽松,能贷到的钱就可能越多。新手常犯的错是只看一个因素,比如觉得余额多就行,其实不是,得综合看。
那为啥不同人额度差那么多?举个例子,小王和小李在同一个城市,小王每月缴 1000 元公积金,缴了 3 年,账户余额有 3.6 万;小李每月缴 800 元,缴了 5 年,余额 4.8 万。最后小王贷到了 50 万,小李却只贷到 45 万。这就是因为除了余额,缴存的连续性和基数也在起作用。
第一关:缴存情况,决定额度的 “基本功”
缴存这块,有三个点新手必须注意,少一个都可能影响额度。
连续缴存年限不能断
公积金中心最看重 “稳定性”,多数城市要求连续缴 6 个月以上才能贷款,而缴得越久,额度可能越高。比如武汉,连续缴 1 年,额度计算系数是 0.8;缴 3 年以上,系数就提到 1.2。要是中间断了 1 个月,哪怕后来补上,也可能被当成 “非连续”,系数降下来,额度直接少几万。所以换工作时,一定要和新单位说清楚,接上公积金缴存,别留空窗期。
缴存基数和比例要平衡
缴存基数就是你工资里用来算公积金的那部分钱,比例是单位和个人各缴的百分比(一般 5%-12%)。额度计算时,更看 “月缴存额”(基数 × 比例 ×2,因为单位和个人各缴一份)。比如基数 8000,比例 12%,月缴存额就是 1920 元;基数 10000,比例 8%,月缴存额是 1600 元。这时候前者反而更占优势,因为月缴存额更高。所以新手别只盯着基数,比例合适也能帮你提额。
这里插个个人观点:如果单位允许,尽量按最高比例缴存。虽然每月到手工资少一点,但长远看,公积金贷款能多贷的钱,可比每月多扣的这点划算多了。
第二关:账户余额,不是越多越好,但不能太少
很多新手觉得 “余额越多,额度越高”,这话对一半。
余额是很多城市的 “计算基数”
像上海、南京这些城市,额度直接和余额挂钩,比如上海是 “余额 ×30”,单人最高 60 万。要是你余额有 2 万,能贷 60 万;余额 1.5 万,就只能贷 45 万。这时候,随便提取余额(比如租房、装修)就很亏,提 1 万可能少贷 30 万。所以新手要是有买房计划,3 年内别轻易动公积金余额。
但有些城市不 “唯余额论”
北京、广州就不一样,余额只是参考,更看重缴存年限和基数。比如北京,额度 =(月缴存额 ÷ 缴存比例)×12× 贷款年限 ×0.6。哪怕你余额只有 1 万,只要月缴存额高、缴得久,也可能贷到最高额度。所以新手先查清楚自己所在城市的计算方式,别盲目攒余额。
第三关:当地政策,藏着 “提额密码”
各地公积金政策差得远,新手一定要摸透本地的 “规矩”。
首套房 vs 二套房,额度不一样
多数城市首套房额度更高。比如深圳,首套房单人最高 70 万,二套房就降到 50 万。要是你是买首套房,一定要在申请时说清楚,别浪费首套房的额度优势。
人才、多孩家庭有 “额外福利”
很多城市对高层次人才、多孩家庭有额度上浮。比如成都,博士学历的人才,公积金贷款最高能到 80 万(普通用户 50 万);杭州对三孩家庭,额度上浮 20%。要是你符合这些条件,申请时记得带上证明,能多贷不少。
政策会变,要及时关注
2024 年有 20 多个城市提高了公积金额度上限,比如西安从 60 万提到 65 万,苏州从 70 万提到 80 万。新手可以关注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官网或公众号,政策变了及时抓住机会。
最后几招:帮你再冲一冲额度
除了上面说的,还有两个技巧新手可以用。
夫妻共同贷款,额度翻倍
多数城市夫妻双方共同贷款的额度是单人的 2 倍。比如上海单人 60 万,夫妻就能贷 120 万。要是夫妻两人都有公积金,一起申请肯定比单人贷更划算。
组合贷款补差额
要是公积金额度实在不够,剩下的可以用商业贷款补。比如你要买 150 万的房子,公积金能贷 60 万,剩下 90 万走商贷。虽然商贷利率高点,但总比凑不齐首付强。
作为过来人,想给新手一个提醒:公积金贷款额度的计算很 “细”,差一个月缴存、少一笔余额,都可能差几万额度。最好的办法是提前 3-6 个月,打当地公积金热线(12329)问清楚自己的情况,针对性调整。比如知道余额不够,就先不提取;知道缴存年限不够,就多缴几个月。做到这些,你离最高额度就不远了。